谨防再现4万亿
谨防再现“4万亿”
日前,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北考察并召开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,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。 “应当理性面对当前的经济减速,健全市场机制,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,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。启动事关全局的项目,将投资向西部地区和农业倾斜,支持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。”对于稳增长的现实路径,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22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。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、导报特约评论员张红凤则向导报记者表示,各项经济指标在下滑的通道上,还没有到达拐点,稳增长的政策将保留到拐点到来。 市场静待刺激政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显示,外贸、投资、税收、信贷增速均出现增速急剧放缓现象。疲软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,在通胀得以控制背景下,中央政府正逐渐将宏观政策重心调整到稳定经济增长上。 面对4月份疲软的经济数据,预计短期内将有一系列稳增长的刺激政策出台。在中央财政安排363亿用于推广节能家电等4类产品之后,为应对经济增速下滑,重大基建投资项目审批提速。李义平表示,“可能还会有后续政策。” “进一步的投资应当向西部地区倾斜,向农业倾斜。”李义平建议,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,应当制定和实施稳定的经济政策,少折腾。 “政策刺激的力度如果过猛,会带来负面效应,对于力度的拿捏 ,还应当根据经济数据的动态变化适时作出调整。”张红凤表示。 “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,应当稳定市场经济,稳定货币政策,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,让民营企业进入到市场中,促进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。”李义平表示。 不能花钱买速度 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,4万亿投资带动经济走出低迷的同时 ,也带来了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等一系列“后遗症”。对于近期一系列的刺激政策,市场人士担忧,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场经济减速。 在李义平看来,我国已经进入“后4万亿”时代,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等正在被逐步消化。 有观点称,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不仅是2012年国内经济增长的重点,也是未来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源头所在。在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及外贸形势不乐观的大前提下,内需将成为2012年经济的增长点。 李义平也对此表示,在当前情况下,应当创造国内市场。“该淘汰的产业就要淘汰,该创新的产业要鼓励创新,不要害怕经济增速下滑,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,增长速度放缓是难免的。” 他认为,经济增长速度有高峰也有低谷是自然的,应当理性对待。之前4万亿的投资导致经济增长过剩,现在的低速发展恰是在化解4万亿导致的矛盾。 “不能再有4万亿的思路,试图花钱买速度。而应当让市场规律发挥作用。”李义平说。